乐安县,位于江西省中部腹地,境内古村古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富。2020年,乐安县被列为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首批试点县,同年4月,中铁水利设计集团成功中标“乐安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程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项目”,2020年5月27日试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截至当前,乐安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总体进度已完成80%,预计于2021年底可全部完工。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民乐水安的“水美乡村”正在这里落笔成画。
河畅水清,洪患治理见成效
治理后的恩江招携段
走在乐安县招携镇港田村,村房外墙上的洪痕清晰可见。据中铁水利设计乐安水系连通项目组负责人洪小毛介绍,自2010年以来,招携镇曾经出现多次洪涝灾害,特别是在2019年6月,招携镇遭受了持续特大暴雨袭击,河面水位暴涨,镇内数个村庄洪涝严重,其中港田村最深积水达到3.2米,对当地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随着乐安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2020年10月,中铁水利设计乐安水系连通项目组开始实施清淤疏浚、拓宽河道宽度、对阻水建筑物桥梁拆除重建、撇洪沟工程等对该镇河道进行整治,并于今年8月底基本完成。经过整治,招携镇河流通畅、边坡稳定、洪水不再上岸,防洪等级由1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沿河村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有力保障,洪患治理成效明显。
建设中的港田河道
如今,行走在招携镇港田村村口的河堤上,河道宽畅,水清岸绿,恩江干流、花园水、王泥汗水三水在此交汇碰撞,水花激荡。距此十余米之隔的河堤另一侧,三两村民在家门口乘凉,蓝天绿野,一片人水和谐的安然景象。
岸绿景美,千年古村焕新颜
流坑村,位于乐安县牛田镇,是一座有着“千古第一村”美誉的古村。据当地村民回忆,曾经流经流坑村的恩江河道满是杂草,河床淤积严重,河岸两边破旧不堪,与古色古香的村子格格不入。
2020年12月,中铁水利设计乐安水系连通项目组开始对恩江河段进行综合整治,并于2021年4月基本完成整治工程。通过实施清淤疏浚、建生态挡墙等一系列举措后,河道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增强,沿河景观美化提升,千年的流坑古村焕发新颜。
南村红色小镇一角
乐安县古村古迹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中铁水利设计乐安水系连通项目组前期认真调研水系周边古村古迹分布,实地勘察调研,确立了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统筹沿岸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等乡村振兴水利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打造了流坑古村、南村“红色小镇”等乡村治水示范样板,切实将乡村“绿水青山”生态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经济发展新动能。同时,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肯定。
民乐水安,人水和谐润民心
水泽万物,人水和谐。自然万物都受水的恩泽,人在万物之中,本就与水和谐共生。人水和谐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治水手段,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协调的状态,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乐安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是中铁水利设计对人水和谐的积极探索,通过推进实施水系连通、较差水体清淤疏浚、建设生态抬水工程,在水岸建设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对河岸坡进行生态化整治、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等措施,增加水面面积126万平方米,增加水源涵养区面积25.19平方公里,增加湿地面积252万平方米,生态岸线率达到80%以上,逐步恢复了河湖基本功能、修复了河道空间形态、改善了河湖水环境质量,使“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正在渐渐成画。
同时,结合乐安旅游规划并统筹旅游开发项目,中铁水利设计参与设计了恩江(牛田)古韵情怀区、恩江(招携)山水体验区、南村水乡野田园区、望仙水乡愁风光区等4个分区,参与建设秀美乡村26个,进一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当前,乐安水美乡村的可喜变化,犹如春雨一般浸润当地村民的心田,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如今,随着新一轮“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在全国各地试点推进,乐安必将成为示范引领县域综合治水的生动样板!